旧站资料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资料 >> 学术动态 >> 正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宏院长一行访问我所并进行学术讲座  

作者:编辑部 来源: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7-06-05

   54日上午,应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和亚太研究所的共同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社会科学院院长、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刘宏院长等三人访问亚太所并与两所师生进行学术讲座。讲座会由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主持。

   杨鲁慧所长首先对刘宏教授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向其介绍了国际政治亚太研究方向参会的青年教师们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期待双方今后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学术平台。刘宏教授对此表示感谢与赞同。

 刘宏教授讲座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与跨界治理”。他首先从概念切入,认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理念和倡议,旨在透过双多边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总结了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多种不同解读,无论是中国产能过剩的输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还是中国模式的输出,刘宏教授都认为这些解读具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他认为将“一带一路”视为“中国方案”更为恰当,是中国提出的面临全球发展的诸多问题的应对方案。刘宏教授从一个新的理论和方法论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了全面解读,将中国、亚洲、海外华人三者密切结合,并将之有机融入亚洲跨界治理的大框架中。从空间、时间、政策三个维度对作为跨界治理新模式的“一带一路”进行分析,并且更深入地阐释网络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力。“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五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属于硬件,中国在这方面基本没有问题,而政策沟通与民心相通的软件方面,就是中国应今后进一步努力攻克的重点。刘宏教授认为当今中国外交正悄然加入新话题——高铁外交。他用中国高铁作为国家品牌走出去的典型案例,进一步阐述了解当地政治生态潜在风险和文化法律制度等问题的重要性。最后,刘宏教授向师生们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与其所在学院的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及在国际上的排名影响力,为今后双方师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讯。

   刘宏教授在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后,师生们积极提出问题并且阐述了自己的见解,问题涉及面非常广,从中国如何获得自身的制度性权力到如何界定网络力,再到“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如何应对国外意识形态的冲击等问题,刘宏教授从学者研究的角度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在场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的山东校友,从自身参与实践的角度谈论了中国在融入国际体系和参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引进国外技术和国际投资方面是如何与国际规则及国际机制接轨的。专家学者的精辟解读,管理实践者的切身感受,师生们的深刻思考使专业讲座成为一场学术文化大餐,令教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杨鲁慧教授对本次座谈进行了精到总结,她提出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美国的同盟政治、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是截然不同的全球治理思路。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的不同全球治理模式将会引发世人的关注与期待。正如刘宏教授所言,“一带一路”需要注重网络力和机制化建设,以此增进中国的大国影响力和话语权。她同时希望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与当代社会主义所和亚太研究所能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并再次感谢刘宏教授与师生们的精彩学术分享。会后当代社会主义所和亚太研究所向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赠送了山东大学小纪念品及亚太所最新出版的《亚太发展研究》(第6-7卷)。

 学术座谈会后,政管学院贝淡宁院长、曹现强常务副院长、马奔副院长、李济时副院长等学院领导同刘宏教授一行举行了两院公共管理专业的合作会谈,协商两院间的人才培养、师资学术交流等合作事宜。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邮政编码:250100

联系电话:86-531-88375471 传真:86-531-88375471

版权所有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